全球零部件网
  • 客服电话:13621797580
  • 访问量:16436691
首页轮播下

丰网11.8亿元转手 顺丰“瘦身” 极兔“加码”

   2023-05-24 中国汽车报网1880
导读

近日,快递物流行业又抛出一枚重磅炸弹。5月12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下属子公司深圳市丰网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极兔速递供应链

 

近日,快递物流行业又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5月12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下属子公司深圳市丰网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极兔速递供应链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以人民币11.83亿元转让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丰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一直以来,顺丰控股热衷于通过“买买买”来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此次为何会一反常态,主动放弃核心业务?
对于极兔速递而言,这是继2021年收购百世快递中国区业务后,发起的又一次重要收购,此次为何“盯”上丰网?
及时止损 战略聚焦
2020年,在丰网起网之时,其曾被认为是顺丰控股杀入通达腹地的“尖兵”。谁料仅仅三年,这张“王牌”就被无情地抛弃了。
众所周知,时效件(商务件、对于时效和服务有极高要求的快件)是顺丰控股的主要利润来源,也是其有别于“通达系”盈利之道。但随着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商快递逐渐成为中国快递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为顺应行业发展新形势,顺丰控股开始布局利润较低的电商快件业务。
彼时,顺丰控股对于丰网的定位就是直接对标“通达系”与极兔,其成立目的是帮助公司补齐空白的产品价格带,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然而,丰网不仅未能完成使命,还成为顺丰控股亏损的“罪魁祸首”。
数据显示,2017年顺丰控股毛利率高达20%;到2020年,在其推出丰网及电商件产品特惠专配后,收益直线下滑,毛利率下降至16.35%,2021年更是遭遇上市以来毛利率最大降幅,降至12.37%;2022年,顺丰控股毛利率依旧没有明显提升,仅为12.49%。
“在不擅长的领域布局业务,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证券行业分析师赵腾表示,顺丰控股布局下沉市场,依靠低价策略撬动需求端,免不了要花费巨额资金。在薄利与产能瓶颈的限制下,导致顺丰控股业绩进入下行通道。
“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改变某个细分市场应有的运行规律。”物流行业专家孔震表示,在高端商务件这一细分市场中,顺丰控股具备强大的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但它的成本模型和运营经验很难在电商快件领域兼容。具体而言,就是一种成功的运营模式不可能复制到每个领域,而且不管公司发展到多大规模,它掌握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在多业务布局之下,资源的投入必然会面临取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顺丰控股剥离迟迟无法盈利的丰网是正确的选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也认为,顺丰控股放弃丰网是明智之举。“从企业层面来说,懂得及时止损,才能走得更远。顺丰控股放弃连年亏损的丰网,无异于甩掉了‘包袱’,可以将更多精力聚焦到优势领域。近年来,顺丰控股在国内中高端快递、国际快递、全球供应链服务、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等核心业务上的势头良好,接下来这些业务可以作为重点发力方向,进一步推进业务的融合发展。”他说。
“从市场战略上看,推行多业务线并行的模式就意味着要多面应战,舍弃其一,并不代表失败,而是为了集中优势资源更好地发展。长远来看,剥离非核心业务,对顺丰控股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物流行业资深人士赵小敏说道。
顺丰控股方面也表示,鉴于加盟模式的经济型快递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丰网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且持续亏损,本次出售可以消除丰网亏损对顺丰控股的负面影响。
旨在扩大市场份额
如果说顺丰控股出售丰网是为了及时止损,那么极兔速递争做“接盘侠”,又是寓意何为?
极兔速递2015年成立于印尼首都雅加达,由OPPO印尼业务创始人李杰创办。2020年,极兔速递在中国正式起网,同年9月网络实现全国省市覆盖。
进入中国市场短短三年,极兔速递基本没有“闲”下来过,先是通过“价格战”在国内市场掀起腥风血雨,随后借助拼多多的流量抢占快递市场,接着又以约68亿元的价格,将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收入囊中。可以说,极兔速递走的每一步,指向都非常明确,就是要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按照这一逻辑,极兔速递收购丰网的意图似乎就不难理解了。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快递市场中站稳脚跟,靠‘价格战’换市场的打法终究不可持续。企业惟有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网络规模效应,才能实现降本增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对于极兔速递而言,收购是当下其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孔震说道。
钟渭平认为,在快递物流业告别“价格战”后,并购是极兔速递扩大市场份额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相较于依靠自身网络及产能水平来提升业务量,收购丰网无疑更为划算和务实。
目前,极兔速递日均业务量稳定在4000万件以上,成功收购丰网后,其全网日均票量将增至5000万件左右,有望跻身快递行业第一阵营。
对于极兔速递而言,收购丰网,对其上市估值的提升也会带来一定帮助。此前,极兔速递被曝将于今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筹资至少10亿美元。如今,有了丰网的助力,对于极兔速递后续上市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港股的估值更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此次收购丰网,能够极大提升极兔速递的市场占有率及盈利水平。如果在上市前极兔速递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对于提高公司估值及首发募资金额,都有巨大的积极影响。”赵腾说道。
合纵连横成趋势
近年来,快递物流业合纵连横的大戏密集上演,从顺丰控股嘉里物流,到极兔速递收购百世快递,再到京东收购德邦控股,物流行业开启了新一轮竞赛。此次极兔速递收购丰网,则是将兼并重组推向了高潮。
“开放与合作,是快递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赵小敏表示,近年来,快递物流企业之间的并购、合作愈发密切。未来,只有继续加强互联互通,不断取长补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快递物流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过去几年,快递物流行业曾经构建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各大阵营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开放合作俨然成为大势所趋。”在孔震看来,快递物流行业的收编、合作之势将会一直持续,融合协同、抱团竞争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价格战”和市场份额的争夺依然是竞争的关键,但同时也会加速快递企业的转型升级,包括运力服务、资源整合等,这也使得快递物流公司亟需找到好的“靠山”或合作伙伴。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3年快递物流行业并购整合将会进一步提速。在“大吃小”、“快吃慢”的时代,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抵御外敌;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在发展上更进一步。
“可以预见,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快递物流行业将进一步向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未来头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动作将会更加频繁,市场格局将进一步优化,从而推动行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赵小敏表示。
“这次兼并重组后,极兔速递和顺丰控股都会重新制定各自的战略规划。极兔速递在网络建设以及业务单元上会更加多元化,从大物件的货运物流,到小散件的投递、快运,包括终端网络最后一公里的网点建设,都会得到全面提升。对于顺丰控股来说,出售丰网,有利于清算自身的资产负债,更好地聚焦到主营业务,推动业态向好发展。诚然,顺丰控股的电商进军之路充满坎坷,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放弃这一赛道。相信在此次经营模式中获得的经验,将为顺丰控股之后的业务布局打开新思路。”钟渭平最后说道。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news/show-175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服务商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服务商5万家服务商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中欧电竞游戏】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广告位招租|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